散流器是安装在顶棚上的送风口。其送风气流形式有平送和下送两种。由于散流器的诱导性能较侧送风口好,工作区总是处于回流区,只是送风射流和回流的射程均比例送短。空气由散流器送出时,通常沿着顶棚和墙面形成贴附射流,射流扩散较好,区域温差一般能够满足要求。
散流器平送方式在商场、餐厅等大空间中广泛应用。对散流器下送的方式,当采用顶棚密集布置向下送风时,可形成平行流,使工作区风速分布均匀,该方式可用于有洁净度要求的房间,其单位面积送风量一般都比较大。由于下送射流流程短,工作区内有较大的横向区域温差;又由于顶棚密集布置散流器,使管道布置较复杂。因此,仅适用于少数工作区要求保持平行流和建筑层高较高的一些空调房间。常用散流器形式见表3-14。[1]
表3-14 常用散流器形式
散流器设计要点:
(1)散流器布置应结合空间特征,根据空调房间的大小和室内所要求的参数,选择散流器个数,一般按对称均匀或梅花形布置,以有利于送风气流对周围空气的诱导,避免气流交叉和气流死角。布置散流器时,散流器之间的间距,离墙的距离,一方面应使射流有足够的射程,另一方面又应使射流扩散好。气流射流扩散与侧墙的距离不宜过小,气流射流扩散和侧墙的距离,一般不小于1.0m。
(2) 圆形或方形散流器所服务的区域,最好为正方形或接近正方形,相应送风面积的长宽比不宜大于1:1.5。如果散流器服务区的长宽比大于1.25时,宜选用矩形散流器。
(3)散流器平送时,平送方向的阻挡物会造成气流不能与室内空气充分混合,提前进入人员活动区,影响空调区的热舒适。因此,要充分考虑建筑结构的特点,在散流器平送方向不应有阻挡物(如柱子)。
(4)散流器安装高度较高时,为避免热气流上浮,保证热空气能到达人员活动区,需要通过改变风口的射流出口角度来加以实现。温控型散流器、条缝形(蟹爪形) 散流器等能实现不同送风工况下射流出口角度的改变。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2012)
7.4.6 采用散流器送风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1. 风口布置应有利于送风气流对周围空气的诱导,风口中心与侧墙的距离不宜小于1.0m。
2. 采用平送方式时,贴附射流区无阻挡物。
3. 兼作热风供暖,且风口安装高度较高时,宜具有改变射流出口角度的功能。
参考资料:
[1]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2012)
搜索